头试一试押题。”
汪孚林顿时百思不得其解。他岁考一等吊榜尾,这和府试押题又有什么关系?
柯先生笑意盈盈地说:“所谓押题,当然不会只是瞎猜。段府尊的性子,喜好看什么书,文风如何,平日做事风格如何,最喜欢和什么性格的人交往,一点一滴全都要打听。然后投其所好,让人耳濡目染,告诉他坊间有什么样的新书,又或者哪里有宋元的孤本流落了出来,士林中有什么让人齿颊留芳难以忘记的好文章,让喜好读书的他找来看看……你只要知道,题不是段府尊漏的,是老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诱导他这么出的。”
汪孚林此时此刻只觉得自己在听天方夜谭。这种事也能做到?那有这本事干嘛不去自己考个状元回来?退一步说,乡试多弄几个举人那也不错啊!
PS:我晕了,居然发错了章节!大家麻烦晚点刷新一下,今天昏头传错了,幸好有人通知我。最该死的是修改还有字数补丁,那就很不好意思地和大家聊几句。
这些天和不少作者聊过历史小说的前途问题,大家都说写得越来越累,反而认同度很低,其实思来想去,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想得太多,把历史看得太重,反而忽视了情节的可看度。这几年似乎好的架空历史越来越少了,遥想当年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横空出世,后来有楚氏春秋等一大堆好书,庆余年和赘婿等等也都是大红书。至于真实历史,其实回明放到现在也一定会大红大紫的,也许在细节上月关之后的书更完美,但情节可看度以及某种情怀,也许回明寄托的最多。历史小说不是白话二十四史,写到现在,其实有时候死抠细节真的有点陷入误区了,毕竟,重要的是情节,不是某某人在某某年月当着某某官,做过某某事……嗯,啰嗦了一大堆,其实想说下一本我想试试再写本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