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在我老家好多了。”
白实秋知道他会这么说,“那是呀,因为有暖气。可你要知道,咱们东北这冷可是非常厉害的,相较同纬度的欧洲,温度低不说了,体感温度更低。你觉得不冷,因为有暖气嘛,但你没想到吗?暖气是成本,东北是有资源,可是为了能在这里生活,暖气只是其之一,说个厉害的词儿,社会生活生产总成本,这个成本很高很高。”
“……”周深基本是明白了。
但白实秋有些刹不住,多说了一些。
“东北衰落,开始于‘改开’,事实,这特别的符合成本说,市场经济嘛,既然这里的生产成本高,那么工厂去别的地方喽。之前是计划经济,为的是盯着朝鲜,还有北面的那头熊,当然可以不计成本发展东北。可是市场经济开始,东北自然回归常态,这里是有资源,那把资源运出去呗,随着技术的发展,运输成本会越来越低。”
“那东北没救了?”
“有一招,但这一招,算了。”
白实秋不说了,周深也不问。
其实,那一招也简单,便是降税。
对东北做一个全面的降税,那真的是什么后来的计划都有效,这不是要优势,而是要打平那个社会成本。
白实秋对东北官场那也是一般看法,确实是烂到了骨子里,最让他生气的是没人想到降税这么个法子,后来的诸多振兴计划,主要是建设,什么铁路,什么公路,讲真,这也是降低社会成本的手段,但其结果,却让东北越来越变成一个资源输出地。
地方官可以自己来做降税,或者给别的一些优惠,可惜他们大多不干正事儿,后来甚至有那么一句,投资不过山海关。
其实,东北的平均薪水是很低的,可还是有这么一句话出来。
资本看的很清楚,东北这里的成本还是高。
这是从历史宏观的角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