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低而且不稳。另外老刘还知道这一带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大青山的煤矿、白云鄂博的铁矿和稀土矿品质都非常好,虽然稀土现在还用不上,但是煤矿和铁矿可都是现在所急需的,而且这两处距离很近,到时候便可以在铁矿的附近建一座炼钢厂,有了地利的优势,便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钢铁,用来打造兵器护具和民用的工具农具。
阴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悠久,也是内地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山脉间宽谷多为南北交往的通途,在汉初的时候,匈奴人被阴山挡在了北边,因此阴山也成了长城之外的又一道天然屏障,但是后来随着匈奴的逐渐强大,他们当然不愿意一直呆在阴山以北的苦寒之地,便开始逐渐南侵,由于这一带的汉军在东汉年间军力日渐衰落,匈奴铁骑便慢慢将原来属于大汉的土地占为己有,到了最后,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竟然一直把边界扩张到了长城脚下。
此后乌桓和鲜卑也逐渐开始强盛,他们先是抢夺匈奴人的地盘,把匈奴人赶出了邻近幽、并二州的地区,后来看到南边还有更好的地方,便开始慢慢蚕食与他们相邻的幽、并两州的大汉土地,尤其是鲜卑人在他们的一代英主檀石槐的带领下,将匈奴人赶到了边远的西北地区。
到了后来,分成四部的乌桓人进入了幽州,几乎占据了四郡之地,而鲜卑也将并州的五原、朔方、云中和定襄几郡全部占领,虽然期间大汉朝廷也几次发兵,想把乌桓和鲜卑人都从大汉的土地上赶出去,但是由于统帅的指挥失误,几次征讨都无功而返,还损失了大量的军队,最后只能依靠高大的长城,才勉强挡住了鲜卑人继续南下的脚步,形成了幽并两州如今的这种格局。
当汉军从一道宽阔的山谷穿过阴山,到达阴山山脉的北侧之后,众人也才明白为什么鲜卑人不愿意继续在这里生活了,这里不仅气温骤然比南侧下降了不少,而且常年刮风,向北看去,几乎是一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