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高楼,象那洋火纸盒似的,不同的窗户下会有不同的人家。
大街人很多,象小山村里进了鸟群那样密集,有黑色的轿车,人拉的黄包车,有许多穿得西装革履的男人,还有许多穿着旗袍露着雪白大腿的女人,更有沿街乞讨的衣衫褴褛老人和孩子。
一座哥特式的大教堂外面,有两个高鼻梁蓝眼睛的俄罗斯人背手站在那里,街总能看以穿着黄色警服的伪满洲国的警察,偶尔还会有扛着三八式步枪的鬼子宪兵列队走过。
这是哈尔滨,这是霍小山来到哈尔滨后这座大城市给他的观感。
至于那许多深山老林里所不知道的名词,例如轿车、黄包车、旗袍、俄罗斯人、哥特式教堂等等,这些都是慕容沛教给他的。
霍小山眼神好,但却依然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淡定与从容,绝不是那种头一回进城的土豹子的形象,这一点不光是李棒槌是连慕容沛都暗暗佩服。
李棒槌把霍小山和慕容沛安排在一处并不起眼的小旅店里,去找当地的地下党联系,他也是按照半路和霍慕二人的商量,决定给他们买去沈阳的火车票,那样入关才会更快。
两个人站在窗前透过擦得还算干净的窗玻璃,可以看到街对面是一个气势恢弘,精美绝伦的大教堂。
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教堂的穹顶的形状象一个饱满的巨大的洋葱头,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一种主从式的布局。一阵抑扬顿挫的钟声传来,路各色的行人都不由自主地扭头看了看这个高耸的教堂,又都埋头走自己的道。
“这个长着象大毛葱头儿的房子是干嘛用的?”霍小山指着对面的教堂问。
“呵呵,什么毛葱头儿?这叫教堂,应当叫圣索菲亚大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教堂了,是俄罗斯人建的。”慕容沛笑着解释道,霍小山虽然跟着宋子君也学了不少知识,但对一些人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