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陈叔达的抛砖引玉,众人开始表态了,窦琎上前一步道:“陛下能否再把郗士陵的求救信给微臣看一看?”
李渊将御案上抄誉好的鹰信递给窦琎,窦琎细细看了一遍,说道:“陛下,这只是郗士陵的一面之辞,不能太过于相信。”
“为什么?”
“微臣去过儒林县,深知儒林县城墙破旧,一战即垮,凭郗士陵的三千守军根本守不住县城,隋军之所以迟迟不攻打县城,显然用是围城打援之策,微臣认为段将军的慎重可以理解,至于想做朔方王,依臣看更是无稽之谈。”
窦琎和李世民关系极好,他知道段德操是李世民的人,今天李世民不在,所以他必须要替李世民出头。
李渊心里明白窦琎在替段德操洗白,他鼻子不由哼了一声道:“慎重就可以将朕的手谕当做废纸吧!慎重就可以不出兵,不救儒林县?那朕养这些军队做什么?大家都去慎重,等张铉杀到长安来,一刀把朕的脑袋砍了,这就是慎重的结果吗?”
李渊语气中明显带着滔天的怒气,窦琎吓得不敢吭声了,这时刘文静躬身道:“陛下息怒,容微臣说两句。”
李渊克制住怒火,点点头道:“刘相国请说!”
“微臣认为,隋军围城打援是真,但围城打援的本质是以偷袭或者奇袭打援军一个措手不及,但这却给了我们救援的时间,从这一点来说隋军围而不打未必是坏事。
对于援军而言,只要识破隋军的意图,那么就可以采取应对之策,步步为营进军,围城打援也就破解了,而段将军不肯出兵,不是因为隋军用了什么计策,而是他内心惧怕,怕自己被隋军击败,这才是根本原因。”
刘文静的分析十分清晰,也说得很透彻,李渊点点头,“那依刘相国的意思呢?”
“微臣认为儒林县一定要救,但怎么打段将军可以自己决定,陛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