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就耗光了,还有我存在襄安县附近的三座粮仓也全部被端,损失了两万石粮食,我们据山而守,粮食也运不上山,贤弟觉得我们能坚持多久?”
杜伏威沉默不语,最初决定上山时手下大将纷纷反对,但他一意孤行,强令军队上山,以为这样就能避开隋军强大的骑兵和水军,但没想到隋军却在清剿外围,使他损失惨重,如果再这样下去,他这两年辛辛苦苦储存的粮食军器都会被隋军扫荡干净。
“那以大哥之见呢?”
辅公佑感觉杜伏威口气有点松动了,连忙劝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据山而战既不符合贤弟的身份,也不能长久,更重要是我们被困在山上,一旦兵败,我们往哪里逃,在平原就不一样了,就算失败,我们也有退路。”
或许是最后一句话打动了杜伏威,他叹了口气,“让我再考虑一下吧!”
辅公佑暂时退下,杜伏威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权衡着各种利弊,事实上他心里已经意识到,自己决定上山是一个严重错误,他是皇泰帝册封的淮王,政治上已经合法,就是这个缘故,地方官府和士族开始逐渐接受他,可当他决定上山,使得他之前的种种努力都付之东流,严重损害了他在政治上合法性,变成了一个山匪流寇,令杜伏威心中懊悔不已。
下午,杜伏威终于下达了命令,全军放弃隐龙山和半阳山,全军下山前往合肥一带集结,之所以选择合肥,因为他在合肥周围还有六座仓库,七万石粮食和大量兵甲,他决定以合肥为老巢和隋军决战。
......
根据仓库守卫招供的情报,杜伏威的主力藏身在半阳山和隐龙山内,这是位于庐江郡襄安县境内的两座大山,相距约一百五十里,都是方圆数十里,可隐藏百万大军的苍莽之山。
这天下午,几名从江都过来的行脚商人出现在隐龙山山脚下的一座小镇内,小镇叫龙东镇,顾名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