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有足够诚意的姿态,免得以后对渊太祚不好交代。
乙支文德立刻给渊盖苏文写了一封信,派三名士兵骑九匹战马,以十万火急的速度将隋军骑兵出现的情况告诉渊盖苏文,并希望他的军队先撤到燕城,两军立刻退回辽河。
........
其实不需要乙支文德通报消息,渊盖苏文几乎在同一时刻得到了隋军骑兵袭击运粮队的消息,百余名高句丽士兵逃到柳城,将这个极为重要的情报告诉了渊盖苏文。
大帐内,渊盖苏文目光凝重地望着面前地图,地图上被他用墨笔画了四个圆圈,分别是新城、辽东城、燕城和柳城,
作为年轻有为的统帅,渊盖苏文绝不会为所谓的面子而自困于柳城,他知道自己必须撤退,虽然他手中粮食还不紧张,但没有攻城武器,他攻取柳城就是一句空话。
只是渊盖苏文在考虑自己该往哪里撤退,从正常的角度考虑,他们当然是应该往燕城撤退,但他想得到,隋军也想得到,如果自己没有猜错,隋军骑兵主力一定会在去燕城半路上等着自己。
渊盖苏文沉吟良久,问旁边的幕僚赵万年道:“先生觉得我该怎么撤退?”
赵万年想了想道:“对于隋军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集中兵力将我们各个击破,而且我觉得我们最大的风险是在辽水,我们原本的浮桥一定已被摧毁,没有渡河良策,我们很可能会在辽水被隋军包围,那时粮食已断绝,士气丧尽,结局就是全军覆灭,所以公子一定要避免这个情况出现。”
赵万年一句刺中了要害,渊盖苏文点点头,“那依你之见呢?”
“我认为有两条路,一是立刻退往燕城,与乙支将军合兵一处,就算对方有三万骑兵,那我们也有五万精锐,可以与之抗衡,而且燕城的粮食能坚持一个月,我们可以以拖待变。”
“那第二条路呢?”渊盖苏文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