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走一走。”
两人在铺有石板的大道上缓缓而行,裴矩笑道:“殿下是否考虑举办一次科举?”
“最近几个月战事频繁,我暂时还没有考虑到科举之事。”
“殿下虽然很忙,但我们却考虑了,我们都一致认为可以在明年春天举行一次科举,面向天下士子的科举,用殿下的话来说。就是唯才是举。”
“不考虑世家优先吗?”张铉笑了笑道。
“这个问题我们辩论过,其实能考上科举之人基本上都是各地世家子弟,或者依附各大世家的门生,没必要专门为某几个世家留名额,那样反而会引来别的世家不满,反正都是世家子弟,大家公平竞争,输了也是自己才学不济。大家也无话可说,殿下。我们已经达成共识,都愿接受唯才是举。”
张铉心中如明镜一般,他知道就算是唯才是举也是几大世家占优势,所谓的唯才是举实际上保护了各大世家的利益,对中小世家反而不公,所以裴矩等大臣支持唯才是举也就在情理之中。
不过科举改革非同小可。在某种程度上,隋朝就是因为废除九品中正制,实施科举制度才失去士族的支持,所以张铉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和众多大臣对立,他还是需要这些大臣的支持才能维持朝廷的存在。
张铉笑了笑道:“这样吧!烦请裴公按照正常手续写一份奏卷。大家都表个态,如果是一致支持,那我也不会反对。”
裴矩就是在众人的要求之下来试探一下张铉的态度,张铉的表态让他心中暗喜,他随即又笑道:“说起来还有点惭愧,我们的国子监祭酒至今还没有任命,不知殿下可有合适人选?”
张铉点了点头,“我确实准备推荐一人,是原御史中丞杜淹,裴公觉得如何?”
裴矩愕然,“杜淹不是在洛阳出任吏部侍郎吗?”
“他在洛阳被段达排挤,又不满王世充专权,他是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