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一半都是,难道都不必多礼吗?李泌之所以能在几代皇帝下既能贵为布衣相国。又能全身而退去过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不仅是他才能出众,也和他极懂帝王心理有关,虽然历史上礼贤下士地帝王比比皆是,但大多是做个姿态罢了,帝可礼贤、但贤不可傲上,适才李泌在烈日下苦候了两个时辰。已经被热得头晕脑胀,一时糊涂喝了陛下倒的茶,虽然偶然为之并不伤大雅,但若他不省事,再继续吃皇上请的饭,恐怕就真得到某某山某某洞做真人去了。
张焕见他不肯用饭,也不勉强。便坐回了自己地位置笑道:“朕今天宣布了土地爷兼任财神爷一事,果然引起了朝中大鸣,朕已经着令吏部从各地提拔一批干吏,先赴京训导三个月,再赴各地上任,朕算了一下,在冬季来临前便可完成此事。”
李泌也笑了笑道:“按理,新制度之初应先在一地试行几年,积累经验后再全国推行。但陛下心急此事,臣也就不提试行一事,但谨慎小心的原则却不可丢,臣最担心制度本身是好,可到了具体执行人手中却变了味,反成害民之法,所以事后的监察和轮换办法一定要跟上,使得制度不因换人而变。”
张焕默默地点了点头,好一个制度不因换人而变。\李泌这句话是说到点子上了。他沉思了一下便道:“土地监察的办法朕准备用御史巡访和监察室暗查两者相结合,至于轮换制度朕打算第一任三年再换。给他们时间打好基础,然后两年一换,驳行离任审查,包括御史监察和民匦投书两方面,先生看是否合适?”
听到民匦投书四字,李泌不由慨然叹道:“陛下思路慎密,臣自愧不如。”
“先生就不必自谦了。”张焕笑了笑,话题一转又道:“朕今天请先生来主要是想商量一下裁撤冗官一事,当然,这应由政事堂来讨论,但朕还是想请先生出出主意,既要达到目的,但又不露痕迹,而且让所有被裁人无话可说,先生可有什么好办法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