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分别立于船头、船身中部和船尾,巴肯廷帆型,采用三段上斜衍帆具。
它的全钢龙骨长二十四米,船体长二十八米,宽四米五,吃水深度最大三米,满载排水三百吨。最高侧风航速十六节,巡航航速十节左右。配装六门七十五毫米线膛加农炮,左右舷各两门,船头和船尾各一门。一头一尾的舰炮可以二百七十度旋转,单侧最多能有四门舰炮同时射击。
这种被洪涛命名为弗吉尼亚级的新式帆船在数据上并不怎么突出,甚至还很挫。在船体厚度、排水量、火炮数量上连金河帝国的海狼级都比不过,而且相差很远。两种船如果发生海战的话,弗吉尼亚级在海狼级的一轮炮击下就得散架,和鲑鱼级武装货船打打倒是旗鼓相当。
从表面上看,弗吉尼亚级最大的优点就是省人、造价低、建造速度快、操作简单、航速略高、转向灵活、船体低矮目标小。这种战舰只需要十五名熟练水手就可以完成全部舰船操作,作战的时候连军官带木匠、铁匠都算上,也用不了三十个人。建造起来这种船也比全木质的战舰相对容易很多,因为它的船体骨架全是用各种型号的工字钢铆接起来的,所有部件都有统一尺寸,大部分可以替换使用。
用手工流水线生产,从铺设龙骨到安装完桅杆索具,一共只需要不到二个月时间,再加上后期的防锈、涂装,三个月就能下水。而且建一艘和同时建三艘、五艘几乎没什么时间差别,也就是说建一艘需要三个月,同时开工建五艘,也是三个月。它的建造工艺对工匠们的技术要求相对也比较底,毕竟最要命的拼接龙骨、上肋条工序,都被轮着大锤子的铁匠给代替了。钢铁的可塑性也比木材强很多,省去了大量给木材定型的时间
不过战舰的优劣并不只体现在纸面数据上,采用何种战斗方式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舰的能力高低。洪涛和温小七之所以要把新战舰设计得很单薄、火炮数量如此少,主要是和一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