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俊点点头,“应该是这个意思,否则封你为延鄜路总管真的没有一点意义。”
李延庆负手走了几步,“如果真是这样,我岂不是要把一员副将放在延安府和绥州?那觉得谁过去较好?”
“卑职觉得曹性不错,他擅长防御,再放三营过去,其延安府两营,绥州一营,应该足够了,当然,前提是朝廷真的裁军。”
李延庆默默点了点头,他心有点沉重,历史还有三年金兵要大举攻宋了,虽然完颜阿骨打意外死在燕京城下,但他的死也只历史提前了一年,所以这件事能在多大程度改变历史还值得商榷,至少完颜吴乞买已经顺利登基,和历史一样开始着手巩固帝位,李延庆很担心金国会不会因此提前攻宋。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大宋裁军,实在是不明智啊!
当天晚,李延庆便写了一份奏折,强烈建议朝廷在西夏边境保持足够的军事威慑,理由是西夏人的承诺不可信,一旦他们在北面完成了战略计划,很可能会调头攻宋,逼迫宋朝恢复岁币。
.......
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多月,李延庆写给朝廷的奏折如泥牛入海,没有一点消息,但朝廷的决策却和莫俊的猜测完全一样,宋夏两个国达成的边境协议,有双方同步裁军的条款,按照双方的约定,二十年内双方边境驻军将逐渐削减到一万人,其头三年不得高于四万人,其陕西路和河东路的边境驻军都不得高于两万人。
西夏军率先履行条约,将十五万边军减少了十一万,只维持四万人的兵力,宋朝也开始了行动,将陕西路和河东路的军队各自减少为两万人。
不过西夏是把裁下的军队调去了北方,而宋朝是把裁减的军队调回京城,这一点倒让李延庆没有想到,或许是两次北征损失兵力太大,所以朝廷便没有把军队裁减掉,让李延庆稍稍松了口气,看来赵佶一点不傻,精锐的西军他也舍不得放回家归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