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40年,魏都长安,深秋。
雨是从午后开始下的,起初是小雨,傍晚时分转为大雨,路上少有行人。
虽然没到掌灯时分,但由于天色过于昏暗,城中陆续出现了灯烛的光亮,光亮主要集中在东城的十几里范围,那是皇城的所在,也是富贵人家生活的区域。
西城住的多是平民,掌灯的人家不多,但在西城西北有一处光亮,这处光亮比寻常灯烛要亮上不少,光线摇摆不定,多有晃动。
发出光亮的地方是一座不大的庙宇,这座庙宇很是破败,院墙和东西厢房已经倒塌,此时只剩下了一间原本供奉神像的正殿。
正殿的神坛上坐着一尊神像,由于没有庙祝打理维护,神像损毁严重,漆画脱落,泥胎外露,已经看不出是哪一路神仙了。
大殿正中有一堆篝火,篝火周围有几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这些叫花子年纪都不大,大的不过十三四岁,小的也就八九岁的光景。
年纪最大的那个前胸微鼓,应该是个女的,此时正端着一碗药水跟躺在神像前的同伴说话。
那个躺在秸秆上的叫花子约莫十二三岁,是个男孩,很瘦,不知为何,面对着同伴递过来药碗他并不接拿,只是直直的盯着那女孩,任凭那女孩如何劝说,只是不肯接那药水。
除了这两人,庙里还有两个人,一个男孩正在做饭,所谓做饭不过是对乞讨来的食物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倒入吊在火上的两个陶罐,此人虽然也是叫花子,却并不似同伴那样瘦弱,长的很是白胖。
另一个是个女孩,正在劈柴,此人眼睛很大,一直不曾说话,只用手势与别人交流,应该是个哑巴。
那喂药的女孩见同伴执拗着就是不喝药,有些急了,但她并未发火,而是柔声询问缘由。
那男孩不与女孩对视,歪头一旁,并不答话。
女孩劝说了几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