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却是他特意用来吸引炮台火力的空的运输船,而后面才是战船。也幸好他如此安排,才不至于遭受太多的损失。
但哪怕被击沉的只是运输船,但上面也有数名讨虏军兄弟,仍旧让他怒火中烧。在他怒吼下,“虎门号”旗舰率先掉转船头,侧对南岸前炮台,猛烈开火,其余的战船也纷纷跟随着出击,上百发炮弹倾泻在南岸前炮台上空,将整个南岸炮台砸得烂成一团,连那门上万斤的巨炮也被砸裂几处,已然不能用了,而坚守巨炮的龙汝元,也被炮弹击中,顿时命丧黄泉。
见游击将军一死,而副将大人更是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清兵一发喊,顿时纷纷撤离炮台,冲下斜坡,连炮台下的兵营辎重也不要了,直接便往西拼命逃跑。
一刻钟后,整个大沽口几处炮台上,都没有清兵的踪影,竟然全跑光了。如此,大沽炮台笑话般地失陷。
罗大纲却没有发觉,还是命令战船继续往炮台上倾泻炮弹,又是三轮数百发炮弹覆盖了最前面三处炮台后,旗舰上的瞭望守忽然发现清军的炮台上已经没了人影。
他连忙禀报罗大纲,罗大纲闻报,试探性地派出十余人上岸,绕道爬上炮台一看,还真是空无一人了,连煮好的饭还是热得,都没来得及吃,看来,清兵逃得很仓皇。
罗大纲派出三个主力团,守住大沽口5处炮台。罗大纲亲自下了“虎门号”,爬上南岸前炮台,只见这座号称“津门之屏”的大沽口最大的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若不是防护工事墙失修倒塌,别说在海河上的战船用火炮攻破,就连讨虏军从下冲上来进攻都难以占领。也幸好是清兵惧战逃走,要不然,还真难以如此轻易占领整个炮台。
对面一处北岸前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和南岸炮台双双联合一起封锁海河的入海口。而且,罗大纲注意到,后面往河上游,还有两座炮台,而这些炮台的中间河面处,横着一条大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