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顿时更加戒备起来。
吴显见身后的队伍出现异动,连忙止住了众人,现在自己是来投效的,如果再与张绣军发生冲突,那他们可真的要完蛋了。
虽然如此,吴显回到本阵后还是心情极其郁闷,甚至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不过想想也是,任谁也受不了:自己屁颠屁颠的去投靠别人,换来的却是一顿利箭招待。
发泄一通后,吴显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同时他也开始思考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想到自己之前没有派出信使先行告知,而是匆匆行军追赶,想到大军刚至时张绣军大营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吴显顿时明白过来。
想通这点后,吴显立即让文书写了一封归降信,然后再次来到阵前,用弓箭将信射入营寨当中。
军士将信递给张绣,张绣一看,先是一喜,随后又陷入疑惑当中,吴显来降固然可喜,可他想不通吴显为何前后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张绣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于是将鲁肃,贾诩,徐盛等人招来一起商讨信中所言的真假。
贾诩看后,没有直接说出他的判断,而是对这件事情提出了三点分析:“其一,昨日一战,天荡峡的悍匪已经和曹军势不两立。其二,吴显对张绣军的态度明显要好于曹军。其三,吴显作为一寨之主,在做决定之前他不仅要考虑个人感受,同时也要顾及寨众生死存亡的大事。”
众人一听,心中立即有了判断:“吴显如今已走投无路,为了给手下众人寻一条活路,他放下了心中的执念,来投靠我军。”
之后,贾诩休书一封,让徐盛射向吴显阵前。
吴显接过回信一看,原来真是自己之前忽略的细节引发的误会,如今张绣已经同意收纳自己等人。
吴显带人进入大营,双方一阵寒暄过后,张绣提出继续行军,毕竟曹军的援军随时可能到达,多待一刻就多一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