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相同,关系极为密切。
而李林甫连词字大意都认不全,跟他们不是一路人,双方有着明显的隔阂。
张九龄耿直温雅,风仪甚整,世人称呼为曲江风度,让人心仪。他与李林甫是天生的对头,也导致王昌龄、王之涣对之不喜。
但是他们三人根本就奈何不得李林甫,随随便便的一句话,李林甫不但夸了裴旻高瞻远瞩,也堵住了二王的嘴。
裴旻也不偏帮,颔首道:“不错,吐蕃狼子野心,与我大唐利益纠葛太大。两国之间,利益为上。因故吐蕃与我大唐之间即便是和平,也是短暂的,不能长久。现在的和平是用战争换来的,也不用在乎这些。没有到与我们为敌的时候,吐蕃不敢与我们开战。”
王昌龄道:“吐谷浑有心归附,我们不能无视。若连这点魄力勇气都没有,还有多少人敢归附我大唐?”
王之涣亦道:“我的看法与少伯兄一样,能收就收,无需顾忌太多。只是我有些担心,此次他们归附,会不会太突兀了些。一点征兆也没有,万一有诈,怕是存有后患。”
高适笑道:“这点无需担心,经过康待宾谋反一事,朝廷已经改了对于归附他族的策略。不在给地给马,而是分散中州江南,让他们脱离游牧习性,真正与我大唐融为一体。即便他们有诈,只要将之打散,分开安置,个把人在我大唐腹地能掀什么风浪?公子,属下也觉得,吐谷浑既然愿意依附,我们没有道理不接纳。这种削弱吐蕃,壮大我朝的美事,哪有拒绝的道理?”
顿了一顿,道:“不过,属下以为子寿先生的顾虑不无道理,八万人,不是小数,一但有一点异动,恐怕将会全军覆没。”
裴旻听了诸人的看法意见,道:“你们说的均有道理,我也觉得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没有理由不吃它。只是怎么个吃法,还需从长计议。这样,今天就到此为止,你们空闲时候,可以想象有什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