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许久,裴旻以初唐四杰的王勃代替。
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以他代替刘晏,也是相得益彰。
此刻裴旻还真是很庆幸自己是个文科生,做过这方面的论文,脑中能够记得古今的《三字经》。
裴旻写好全文,反复检查了好几遍,主要针对有无历史性的错误。
确定无误之后,心满意足的将编写好的《三字经》,放在一旁,打算明日交给张九龄、王昌龄他们检阅检阅。
而今他也不怕高调,反而越高调越好。
越坐实一代文宗的身份,对他的利处就越大。
为了试验《三字经》的效果,裴旻还亲自给小七、小八上课。
虽然只是短短的半个时辰,却能很明显感觉到效果显著。
《三字经》以前,孩子的启蒙读物只有《六甲》、《千字文》。
《六甲》不用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没有一点的意思。
《千字文》倒是绝妙的文章,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可谓文采斐然。
但是相对孩子来说太深奥了。
小七、小八算是聪慧的了,让他们学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也是一头的雾水。
至于写?
想都别想,古文是深奥的繁体字,也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馀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爲霜……”
别说是小孩,就算是大人,没有一定的毛笔功底,这开头的一段话都写不下来,生僻字太多。
小七、小八,学了两个多月,也就写写天玄日月,你要是让他写張、寒、暑、藏、歲、調、陽甚至是騰,他分分钟就哭给你看。
相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