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必须得出动大量兵力,让我们更有机会在山区大破贼军主力。”
如果换成是李二统兵,肯定二话不说就已经接受杜如晦这个风险和收益同样巨大的建议了,可惜陈丧良却是一个用兵风格与李二截然相反的人,即便明知道杜如晦的建议有理,盘算了片刻之后,却仍然还是摇头说道:“再说吧,让我再考虑考虑。”杜如晦也知道陈丧良用兵不喜欢弄险,没有继续坚持,只是心里多少觉得有些遗憾。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次日才刚到下午,薛举率领的主力大军便如期抵达了亭口北面的冉店一带,与薛仁果会师一处。结果仔细勘探了地形之后,初次来此的薛举难免是大皱眉头,因为隋军主力屯驻的亭口一带实在有些恶心薛举军,地势说开阔也还算开阔,用来打决战空间足够,但说狭窄又有些狭窄,严重限制了薛举军王牌骑兵的穿插迂回,包抄奔袭,就连冲锋突袭的空间也相当有限,是步兵的天堂,也是骑兵的坑爹之地。
地形再怎么坑爹也没用,主力来都已经来了,薛举也不可能再带着主力又跑回去瞎折腾,所以薛举只能是一边命令主力在距离隋军营地十五里处的正北面冉店开阔地立营,一边让杜楚客携带自己的书信返回隋军营地向陈丧良威逼恐吓敲竹杠。同时薛举也难免生出了这样的念头,“冉店这一带的地形虽然不及浅水原,却远比亭口开阔,正是朕的骑兵用武之地,如果真要动手决战的话,能不能想个办法把陈应良匹夫的主力诱到冉店来决战?”
与此同时,亲自为爱人勘探地的郝瑗也很快就发现了那道可以威胁李靖进兵道路的低矮山梁,立即建议薛举分军一支到那里去安置营寨,居高临下俯视李靖的进兵道路,如此既可以随时掌握隋军偏师的动向,必要时还可以从那里出兵拦截,让隋军偏师无法与主力会师。薛举从其计,马上命令大将梁胡郎率军五千到那道地矮山梁上立营,还下令以土木工事堵塞山下道路,让隋军偏师无法偷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