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河,也称它为无定河。八世纪时,这一带接近边疆,不断地发生战争,唐王朝诗人曾有悲怆的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困梦里人。”哀悼那些为国捐躯的英勇战士。十八世纪时清王朝皇帝玄烨下令改称为永定河,希望它不再生事。当它流经古都北京南方时,因河中满生声草,所以也称它为芦沟。十二世纪时,金帝国在上面筑桥,即有名的八百年后在上面爆发对日本帝国八年血战的芦沟桥。再流到天津,汇合了其他若干河流之后,称为海河,从天津经大沽口,注入渤海。
渭河全长八百一十八公里,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鸟鼠山,向东注入黄河,它的下游就是肥沃的关中盆地,中国古文明重要的成长地之一。中国最光辉的四个王朝——周、秦、西汉、唐,约二千年之久,都建都在渭河河畔的长安(陕西西安),在大一统的形势下,使中国的声望远播。渭河的支流之一的任河,发源于宁夏隆德县北六盘山,它的含沙量最高达百分之五十,黄河有这种一半水一半沙的支流,无怪它本身怎么也无法摆脱人们的诅咒,径渭二河在西安的东北合流,合流之后,产生一种奇异的现象,即河水中分,经河的速度较急,它的水沿着北岸奔驰而下,骤然进入平原,反而较为清澈;而含沙量同样多的渭河,河水沿着南岸,因速度较缓,却较为浑浊。中国有一句谚语说:“径渭分明”,即藉此比喻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虽混杂在一起,而仍各保持特质。
淮河全长一千公里,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西北桐柏山,向东注入东海。十二世纪时,黄河第五次改道,分为南北两支,其中南支注入淮河。十三世纪时,黄河第六次改道,南北两支全部注入淮河,当然它的泥沙也同时而至。十九世纪时,黄河第七次改道,弃淮河而向北注入渤海,但淮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泥沙淤塞,无力冲刷,只好从大运河再转入长江。这条屡被强邻蹂躏的独立河流,遂跟一条愤怒的蟒蛇一样一遇上游降雨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