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的机器,根本可以由你来介绍,你为什么不说话,还不断问你处长。他懂个屁!"
"他懂个屁?"小王停一下,居然笑了起来:"他也是学这个的,就算过时了,他总是处长啊!"
(想一想)
以上这两个故事,我故意只讲一半,留下结尾让读者猜。
何助教确实是个聪明的年轻人,他一个人可以当十个人用,问题是,"聪明"包括的不仅是知识、反应,更应该包含处世的智慧。
年轻人失败,常败在不知道及时表现自己,也常败在过度表现自己。愈表现,愈得意,得意忘形地忘了别人的存在。
相反地,那个以幕僚姿态,站在长官身后,默默耕耘,不显示自己的小王,则懂得了做人的三昧。故事中,小王说得很明白:"他(处长)也是学这个的。"
如果处长完全是外行,由小王这个内行代力解说,绝对是当然的事。但是,当自己的主管也是内行人的时候,小王抢在前面说话,不但是抢风头,而且表现了"我比你内行"的气势。
推销员都懂得一种说话技巧;明明知道对方并不懂,却说"相信您一定是内行,知道……"。然后,把自己要推销的观念说出来。这样做,要比说"你要知道……"的效果好得多。因为前者表现的是同意,是同一立场,也是尊重;后者表现的,是假设对方不懂,需要人指点。
人人爱戴高帽子,当然前者的说法最讨好。
此外,人都喜欢表现,每个懂一点的人,都自以为是半个专家;而每个专家,都希望自己是专家中的专家。有什么情况,会比在一个专家面前,表现得更专家,造成场面更尴尬呢?
我曾亲眼看见,一位"大师"带着徒弟参观书法展,站在一幅草书前,大师摇头晃脑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突然,有个字写得太草了,连大师也认不出来,正左想右想的时候,徒弟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