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要先经历官场沉浮,挣扎晋升,那外放的更要失去在京城构建人脉的机会。这在官场上是相对不利的开局。
像今日授官,其他进士还要等候安排,邱言三人就已被提前领过来。熟悉翰林院的情况了。
走着走着,邱言终于在空气中发现了一点浊气,赫然被稀释的十分稀薄,隐隐被一个源头所净化、排斥出去。
“原来如此。”
心头闪过一个念头,邱言抬手指着深处的一座楼阁,开口询问道:“那座楼中,是做什么的?”
那带路的人年龄不大,约莫十几岁的样子,一路上倒也激灵,妙语如珠。听了邱言的问题,不敢怠慢,顺势看去。立时就答道:“哦,那座楼是翰林院藏书馆,放着诸多典籍,其中不乏孤本,甚至连传闻中的诸子手稿都存了不少,可谓是院馆的重中之重。”
“藏书馆?”听到这个词,邱言心中一动,想到那晚参宝夜探翰林一事,但嘴上则是状似无意的道,“那可是个好地方,对我等为学之人而言可谓圣地,不知能否过去一看?”
带路人面露难色,挠了挠头:“藏书馆轻易不能入,小人也从未进去,不过大人您是新科状元,又是翰林修撰,想来和杨侍讲说一说,定当无妨。”
“杨侍讲?”邱言眼中闪过一道精芒,反问一句。
“不错,这藏书阁平时都是杨涉、杨侍讲坐镇其中,其人看管甚严,非编修整理之时,旁人很难进去,到了……”那带路人说着说着,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赶紧转移话题。
不过,对面确实也有人迎了过来。
看带路人就要退去,但邱言瞧着其人面孔,心中一动,问了一句:“这一路上倒是忘了问小哥姓名。”
“大人不必这般客气,”带路人连忙摆手道,“小人叫做孟三移,当不得大人的称呼,我在翰林院里当差,今后若是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叫小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