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看着面前因为恐惧,而团成一团的刘押官,心中充满了疑惑。
“放了我,这次是刘某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阁下!”
那刘押官倒也光棍,以为是杨池停手了,立刻便求饶起来,他来自那种不上不下的军中世家,行事最为灵活,对惹得起人,自是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的二世祖模样,对那惹不起的,却会放低姿态,绝不多说。
这种人,放在史书里,往往被评为识时务者的俊杰,是古往今来最会经营人脉的一类人。
听到求饶声,杨池心里的愤怒略有消散,想起对方身份。
押官,这个官职其实是承袭自前朝,却又有改动,但并不是押解犯人的官职,“押”这个字本就是执掌、统辖的意思,在前朝是军中不小的职位,而到了大瑞,职权有所缩减,多为统领百人之职,这个百人乃是驻军,因为各地存在的吃空饷的情形,这个百人往往要打个折扣。
不过,依旧有着不小的权力,刘押官年纪轻轻,就能统领百人,肯定不是凭着军功和资历,而是靠的背景。
这一点,杨池在听到对方身份的时候,就已经猜出来了。
先前被力量支配,雄性大发,而今理智回复,这里面蕴含的问题,自然是心中清楚,但他也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服软的下场更惨。
一念至此,他便忍着身上的虚弱之感,冷冷的看着那刘押官,说了几句威胁的话语,最后又让自家兄弟将两个银饼子还了回去,随后就将人撵出家门。
那刘押官等人离去的时候,态度已经截然不同,看向杨池的目光中,充满了敬畏,而那位李伯更是吓得战战兢兢的,要扶着墙和篱笆,才能行走,事后更是隔三差五就过来送礼赔罪,这是后话。
却说几人去了之后,杨清一脸惊疑不定的走过去,被杨池吩咐着,把杨母抱进了屋里,跟着走回来。
“哥,刚才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