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国内我盯着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在这之前云非就找程不时谈过,从运十开始,程不时就一直生活在马凤山的阴影中,马凤山如同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的态度让他受到不小的影响。
所以。对于云非这样说,他并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马凤山虽然有着非常强的天赋,但是为人太过强势,在设计上一直都是容不得别人插手,对于他的总体布局设计,除非技术上无法达到,基本上就是不容修改的。
云非之所以让马凤山留在这边,就是让他知道他不是故意不按照他的要求获得他需要的发动机。更何况。推进系统甚至关系到整个飞机的结构设计。
中国的运十飞机结构,即使是五十年都不会落后的。
在开始搞这个项目的时候,美国人曾经预测。中国没有能够容纳庞大机体的大飞机进行试验的风洞,仅仅靠着这个世界上最小的风洞完成对运十的结构计算,至少需要3到4架原型试验机才能够获得机构设计的初步成功,但是中国人在马凤山这个曾经只设计了起飞重量不到十吨的小飞机设计的总设计师的带领下,仅仅只生产制造了一架原型机就获得了结构设计的成功。
第二架运十直接就上了天,而且经过一百三十个架次一百五十七个小时的飞行试验。七次飞进青藏高原执行运输任务。
这在国际上那是绝无仅有的。
欧美国家设计一个新的飞机型号至少需要十五亿到二十亿美元的资金,这还是在有着技术储备以及设计经验。试验车间的情况下,中国人仅仅只花了不到六亿软妹币,在当时的国际汇率的情况下,这些钱折算成美元,绝对不会超过3亿美元!
中国人的结构计算方法,这可是整个世界的人都想要获得的。
可惜,搞出这种计算方法的马凤山在日记本上写下来的这种方法,一直都是锁在秦飞的绝密档案室里面,有着专门的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