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的。
流水线,大唐早在玩了,只不过从来没玩的这么大。
而现在的这一套制度,是从兵工厂那边搬过来的,在决定组建机械厂之前,刘善还申请去了兵工厂进行参观,他们是十个人一组,然后每人完成一个步骤,最后组装成枪的,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卡车的总装步骤步枪的组装更复杂,工序更多,所需要用到的人也更多。
“是蒸汽机的安装以及动力总成的连接,整个工序下来,按照我们现在的水平,大约需要两个时辰才能搞好。”
“这两个最耗时的是哪个?”刘善继续问道,两个时辰太久了。
“动力总成的连接,这个最快也需要一个时辰的时间,但大多数时候,为了保证不出错误,都需要一个半时辰左右。”
“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一步步的写下来每一个工序所需要用到的时间。”刘善点了点头,一个半时辰,这个倒是可以接受,其实两个时辰也可以接受,但他想做的更好一些。
既然决定了,为什么不做的更彻底?
先前的迷茫,只是因为没想到这些问题,现在问题都说开了,刘善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将效率最大化。
毕竟这些年接触的东西也不是白接触的,在提高效率这一块,刘善的能力在整个发展省也是数一数二的,当然,这只是从制度方面来评的话。
不用每一个人都去写,生产工序顺序都是现成的,直接从办公室拿来工序表可以了,然后一个人按照先后顺序念着,所有人说一个时间,找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时间,这是这个工序所需要用到的时间。
一百多道工序下来,单单只是总装,这台简陋到爆的卡车,也需要八十多个时辰才可以搞定,如果算从原材料开始的话,一台卡车大约需要三四百个时辰才行了。
不过,帐不是这么算的,这个工时算的是一个人从零开始,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