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也能走,虽说不如长洛官道那样舒坦,但只要不是雨雪天气,走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铁路的建设也正在火热的进行着,按照目前的规划,十年之内,一条玉门关至海州,一条幽州至交州的铁路会修成通车,这是一横一纵两条主干道,二十年内,完成三纵三横的铁路建设。
基本可以肯定,二十年后,整个大唐的铁路络将会是四通八达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大唐的财力越强,技术经验也积累的越多,可以同时支撑多个地区同时开始建设。
可这不是原先定好的战略目标吗?所有的计划都已经大致的做了出来,接下来只需要按年去规划一些细节方面的可以了。
但是很显然,李元吉所说的修路,绝对不会是单纯的指铁路。
铁路虽然很方便,但铁路并不是万能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只有铁路而没有官道。
长洛铁路开通了很长时间了,长洛官道的人流的确是减少了一些,但现在依旧很热闹,正在使用的人依旧很多。
所以,大臣们下意识的想到了李元吉口的修路,必然是大肆修建水泥官道。
“陛下,修路这个事……臣觉得不如集精力,先修铁路再说,毕竟铁路的作用要远大于水泥路。”工部尚书陈叔达纠结的说着,李元吉的意思很明显的是要增加工部的工作,可只是一条铁路,工部忙的不可开交了,哪有功夫再去分人出来搞水泥官道?
虽然水泥官道有很多的好处,如说建造速度快,造价低等因素,可却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进来,铁路有二十多万人,水泥路这边参与的人只会多而不会少。
费用倒是不用担心,其他各部省出来的省一省也勉强够用,但还是那句话,他哪有那么多人去做这个事?
而且,还有个问题,水泥路需要用到大量的石子和大沙,之前的长洛官道出现了一些问题,经过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