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论这个问题的根源。
事情很简单,是李元吉在登基之后的第二年,也是神元元年颁布的法令。
这个法令主要用于对官员的一些任职规定,其最重要的一项,便是五年一期,即每隔五年,会进行一次换届。
而对于这个换届,并没有明显的规定,可能不动位置,依旧待在这个位置,再待五年的时间,或者待到皇帝派人去接替为止。
也有可能同级别调任,同样也有可能提拔,或者直接退下来。
这个规定,对于他们来说很陌生,但威慑力也挺大的,官员反对的声音还是较强烈的,但也只敢私下里讨论一下,压根没人敢拿到台面去讨论,更没人敢奏去指责这种方式。
因为在法令颁布之初,李元吉说明了这道法令存在的原因。
为了避免官员失去动力,说的在直接一点,是防止官员在一个位置待的时间久了,从而在这个部门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定期的调换官员,有利于皇帝的统治,因为频繁的调动,会让那些刚刚在地方建立起自己势力的官员直接从零开始,而新来的官员必然不会信任这个势力。
而且在这方面,大多数官员都不敢做的太过份。
因为随着科举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书生通过科举得以进入仕途,如果这些官员过于热衷组建自己的势力,那在政绩方面必然会不如他人,一次两次的不要紧,三次四次的肯定会被砍下来。
而那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寒门子弟,其实等的是这么个机会。
加古人的一些思想观念等问题,所以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矜矜业业的去完成任务,要么去组建自己的势力,去挑战皇帝的威信,看自己会不会那么倒霉的被收拾,看看哪个幸运儿能取代自己的位置?
而大唐的基层衙门,现在也正处于一个怪的现象。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