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及。若是这些真的能一一实现,必定是功在千秋。“
谢安澜暗暗摸汗,提醒道:”想要完全实现,其中的艰难百里家主可考虑过?“
百里胤坚定的道:”百里长安一生若能完成此事,便已经不负此生了。更何况,若真的成了,就凭这个也足以让百里家流芳百世。“
谢安澜点了点头,道:”既然百里公子有此大志,我自然愿意鼎力相助。“
百里胤大喜,”多谢夫人。“
谢安澜的计划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复杂的很。百里胤说用一生完成此事绝不是夸张的说话。谢安澜打算以百里家的藏书为根基,另外再收集民间各种书籍。在各地兴建书馆。若只是如此,自然不算什么。左右也不过是人和钱的问题而已。但是谢安澜当时手痒,又顺便写了一大堆配套的东西,例如书院。还有纸张和印刷工艺改进的问题等等。甚至涉及了普通百姓的基础教育问题。如此一来涉及的东西就越来越多。陆离和百里胤都是能够举一反三的聪明人,又在她的基础上添了不少东西。
如果这东西是在谢安澜自己手上,她会告诉你,真的只是随便写写,千万别当真。
但是现在是在陆离和百里胤手中,这两个人显然是当真了。
虽然百里胤雄心勃勃,但是眼下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也非常的实际。
穷,没钱,缺银子!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表示,一年最多给你十万两,别的没有自己想办法。眼下朝廷军饷,百姓民生,河工旱灾都还没解决呢。读书那是有钱人干的事儿,自己想办法去。
十万两看起来很多,但是基本上在上雍皇城里修个藏书楼就该见底了。不管是抄书还是印书,钱都不在少数。所以,事实上,十万两银子还不够让一个藏书楼顺利开业的,更不用说是运作起来了。
谢安澜撑着下巴听着百里胤倾述他的烦恼。笑眯眯地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