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之罪,**也会直接面临遣送回鞑靼的风险。
朝廷上的那些道学先生们一定会揪着这个问题不放的,而且就连皇帝也帮不了自己。
皇帝也不能突破伦理道德的框架去做事儿,否则,史笔如刀,到时候给他来一笔,无言去见下面的祖宗呀。
孟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身边也没有人提醒他一声,一来,这是他的私事儿,马蔚然他们就算知道,也隔着一层关系,碍于儒家的礼法,他们也不便提醒孟岩。
郭小超,他也不会说,本来他就觉得孟岩女人太多,得陇望蜀,怎么会去给他建议呢?
到了宣府,孟岩第一个要拜访的人是宣大总督于廷益。
历史已经改变了,于廷益在厉害上根本没有干过宣大总督,他还是在两年后才从地方到朝廷中枢的。
而如今,他却成为宣大总督,虽然还只是临时委派,但凭借于廷益的本事,他在这个位置上,绝对会干出一些跟正常人不一样的事情来的。
就以为他是那个写出“石灰吟”于廷益。
孟岩跟于廷益之间并无直接利益冲突,当然,思维还是有巨大的隔阂的。
毕竟两个人隔着六百年的呢,六百年人类都是在进步的,而于廷益则还在停留在他认为对的那一套普世价值上。
这也是这个时代所认同的普世价值。
孟岩没有办法说服他,只能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他,尽量的求同存异,这样相处还算融洽。
于廷益也知道孟岩在某些方面不认同他,但他都尽量的避免了,他也不是个食古不化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本质不坏,都是可以团结的。
于廷益对孟岩本身还是赞赏的,尽管他对孟岩的一些做法和行为看不惯。
孟岩身上总是不断的出现一些新鲜的东西,这些东西被用过之后,发现是相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