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一大早,下起了濛濛细雨。
雨势不大,半个时辰,地面上才全湿润了。
被暑气折磨的百姓们,难得盼到下雨,众人不打伞出门,小娃们在胡同里追打蹦跳,发出欢快的笑声。
对方来接洽的大吴礼部尚书,姓金。
金尚书四十来岁,为人圆滑,不同于另一位大人的古板,能说会道,和大越几个官员相处融洽。
不提两国之间的利益,彼此就当做朋友或者萍水相逢的路人,保持这样的关系,很自然。
从阜阳过关,到大吴的都城,还要行半个月的时间。
莫颜以为,洛荷可以作为向导,沿途她准备吃喝玩乐,顺便体察下大吴的风土人情。
“这个你要问慕白。”
洛荷一问三不知,她作为一国公主,从记事起总共出宫两次,其中包括从大吴出发,到大越和亲。
在她印象中,大吴和大越没有什么不同。
“过关后,咱们行几天到大吴邺城,你就能看出不同了。”
慕白神秘地笑笑,然后便不再多言。
同一片天空下,大吴边境的城池也在下毛毛雨,不同于大越百姓,大吴人明显要显得优雅。
街道上,有各种颜色的油纸伞,少女妇人无一不打扮得精致,就是庄户人家,也要披上一层油毡布。
莫颜坐在马车上,打开车窗张望,对大吴的印象定格。
“玉翎,看来大吴的百姓们日子过的不错。”
如果饭都吃不上,谁会在意自己的穿着?每天起早贪黑,为了柴米油盐而发愁。
看街上的路人,邋遢的少之又少,穿着整齐而干净。
“未必。”
大吴地界不如大越,靠海的城池相对多些。
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百姓们大多脾气温和,说话轻声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