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龙和年代的团队当然知道今天在场的观众评审到下一场48进24时就不会在了,他们在乎的其实不是今天现场的这1500个观众评审,而是未来将在电视机前看到他表现的那亿万观众。
《声动中华》的百强战和48进24的一对一对决都是以录像的方式先制后播,年代的团队考虑的是,未来播出时,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的感官会和现场的观众评审差不多,吴志龙翻唱歌王的歌会得到电视机前观众先入为主的一种好感,他们也会觉得吴志龙唱的很好。但当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专业评审给吴志龙打这么低的分时,一定会和现场观众评审的反应一样,那就是为吴志龙抱不平。人总是有打破权威的一种欲-望的,特别是这个位面的老百姓,在经历过当年的大-思-潮-运-动后,对权威大多报以怀疑的态度。这感觉有点像另外一位面的大作家村上春树的“墙蛋说”。
在另一位面,村上春树在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发表了著名的“墙蛋说”——
“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是的,无论高墙多么正确和鸡蛋多么错误,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正确不正确是由别人决定的,或是由时间和历史决定的。假如小说家站在高墙一边写作——不管出于何种理由——那个作家又有多大价值呢?
“……轰炸机、坦克、火箭、白-燐-弹、机关枪是坚硬的高墙。被其摧毁、烧毁、击穿的非-武-装平民是鸡蛋。这是这一隐喻的一个含义。但不仅仅是这个,还有更深的含义。请这样设想好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我是,你们也是。
“再假如我们或多或少面对之于每一个人的坚硬的高墙。高墙有个名称。叫作体制。体制本应是保护我们的,而它有时候却自行其是地杀害我们和让我们杀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