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是桩功在千秋的好事。”
凭她能说一句功在千秋,叶文心便诚心相待,倏地笑起来,开万世之功,自然知易行难的,颜大家同她一样是弱质女流,难道就真的弱了,穗州地方能办成,别的地儿一样也能办成。
纪夫人看着她笑,心头一动:“不如你往女学来,里头还有些校志,我那个姐姐,从小在梅家长大,这一套很是齐全,倒也不是样样都往外头传的,她有许多手记,就在女学堂里,你若真想办这么桩事,该学的也有很多。”
这于叶文心就是意外之喜,纪夫人看着她就跟自己的女儿差不多大,跟那会儿的二姐姐也差不多,遭了这样的难,倒立起来要办大事,笑得一回:“学里才刚走了一个,你若是肯替,我也替二姐姐发你工钱了。”
叶文心喜形于色,看纪夫人又更不同,她在宋家,老太太说的便是往后如何嫁人,想必长辈女眷见到她心里想到的都是这么一句,只有纪夫人知道她想做些什么,肯替她引荐,若光为着姑姑一封信,到底不能这样开明。
纪夫人想到女儿,心里一叹,把攒盒往叶文心跟前推一推,叶文心拿了一块玫瑰糕,看纪夫人也拿了样什么,倒是不曾见过的,纪夫人笑一声:“这个叫蜜三刀,是北边的点心。”
叶文心这才想起来,纪夫人的女儿远嫁去了燕京,想必是很想念女儿的,就连点心也用起北边的来,两个人喝了一杯清茶,纪夫人身边的姑姑拿了个小锦盒过来,纪夫人冲她笑一笑,把匣子打开来,里头是一本花册子。
“这是你姑姑差人送来给我的,说你往后要来穗州,先把东西寄放在我这里,我既收了东西,便得给你造个册,你看一看,这是你姑姑给你的添妆。”纪夫人取了名册出来,厚厚一本,翻开来写得密密麻麻的。
“她既说是嫁妆,又把银子给了我,让我看着替你置办些田地屋子,我看了一回,也有合适的,有田有园还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