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过什么战斗。
而在胶州湾里的那些水师所拥有的战舰,完全就是一些破破烂烂的渔船而已。别说掌控大海了,就连出海打渔都极为危险。一旦遇上大些的风浪,说不定就回不来了。
灵山卫与鳌山卫两个卫所兵部登记在册的正兵足有数千之众。而周边归属于卫所军户们的田地则更是多达数万亩之巨。理论上来说。这已经能算得上是不错的了。只不过和这个时期所有的明军一样,这边的卫所军也同样是各种弊端极为严重。
占空额,喝兵血什么的就不说了,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青岛靠近海边。分给卫所的田地虽然面积很大,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难以耕作的盐碱地。
在这种土地上种出来的庄稼根本不可能养的活这么多人。而且,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卫所绝大部分的田地都已经被那些个军将们给瓜分干净。至于他们手下那些世世代代都是军户的军士们,依然全都沦落为这些改行做地主的军将们的佃户。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原本卫戍国家的军士们大量逃亡就成了必然之事。这些为了能够活下去而逃跑的军士们大多不是做了乞丐去行乞,就是落草为寇。再不然就是去贩卖私盐。作为国家守护神的军队都混的这么惨了,大明要是不灭亡那才叫奇怪。
几个月之前,当生化战士们带着一队新军押解着大量物资来到这里的时候。两个卫所剩下的军户已经不足千人。全都是靠着在海边熬制私盐在艰苦度日。朝廷极力打击的私盐贩卖生意,却是由这些官军们在做。这可真是一件极为讽刺的事情。
在把卫所那些脑满肠肥、满面红光的军将们全都抓起来送回京师之后,一场大规模的港口建设开始了。
从胶州和平度州花费银两雇佣了大批民夫,沿着后世青岛港的位置修建了各种港口设施,疏通海底淤泥,建设围墙将港口围起来等等。
高阳还曾经特意来过这边一次,放下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