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身在沙场,尸骨累累,容不得你不悲怆。而若是身在山林,难免能够生出几分野逸心境。亲身经历过那场虎头城攻守战,再去迎接从流州边境返回的褚禄山和三千骑军,以及那五千具尸体,徐凤年哪怕已经远离虎头城怀阳关,彻底远离战鼓马蹄声,但耳边却好像始终有厮杀声。越是身临祥和安宁之地,徐凤年越是难以释怀,脑海中就像有一幅画面,北凉马头朝北!矛头朝北!刀锋朝北!三十万边关将士,为了他们身后的这块贫瘠土地,不惜以死阻挡北莽铁蹄。
刘寄奴在分别之时,说无需愧疚,虎头城六万余人,不是为你徐凤年而战,是为北凉而死。只不过你徐凤年值得我们放心托付性命而已,让我们知道自己死得其所!
但是徐凤年就真的能够不去愧疚?
做不到的。
檐下众人看到远处走来两个男子,一个身材敦实一个身材矮小,因为并不惹眼,也就一瞥而过,并未上心。徐凤年缓缓起身,喊来伙计还了茶壶茶杯,然后站在台阶边缘,恰好站在了头顶有雨无雨的那条界线上。当他做出这个看似无心之举的动作后,两位远方来客也放慢了脚步,只不过对于酒楼屋檐下等着吃饭的香客而言,这种不入一品境不解其玄妙的巅峰对峙,是察觉不到丝毫的。
徐凤年的身后,喝茶的喝茶,聊天的聊天,养神的养神,浑然不知一股惊涛骇浪汹涌而至,如潮打城头。
两人虽然放缓前行速度,但是依旧向酒楼走来,看似步伐如同常人,其实一人根本就是脚不沾地,没有触及半点泥泞,更年轻一人则如负千斤重物,一脚踩下,连整个鞋面都没入黄色泥泞中。
看到他们没有停步的意图,徐凤年眯起眼,右手按在过河卒的刀柄上,作势要抬脚踏出-台阶。
中年男人率先停下脚步,身旁年轻男子本想继续前行,却被同伴突然伸手拦住。
年轻人一脸愤愤然,死死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