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了。将评十人不分高低先后,离阳有四人,陈芝豹,曹长卿,顾剑棠,卢升象。北莽有三人,董卓,柳珪,杨元赞。你们北凉则有燕文鸾,褚禄山和顾大祖。将评末尾又额外评点了谢西陲、寇江淮、拓拔气韵、种檀、宋笠等人。”
徐凤年打趣道:“袁左宗竟然没上榜,我有点不服气啊。”
那个年轻剑客兴许是跟徐凤年天生相冲,又情不自禁跑出来抬杠,“你们北凉还不知足啊,将评有三人,如果加上单骑入蜀的陈芝豹,那就是四个,都快占据半壁江山了。加上武评又有那个年轻藩王跻身四大宗师之一,还有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徐偃兵。至于相评,又有出身北凉的少保陈望和孙寅同时登评上榜,与殷茂春这种名臣公卿并列,你们北凉还想怎样?”
徐凤年老神在在笑道:“所以说啊,我们北凉水土不错,不仅仅是出蛮子,也能出那种力挽狂澜经世济民的文人。”
那个哥们顿时又内伤了。
戴着帏帽的女子悄悄掩嘴一笑。
老人感慨道:“这么多年,老夫一直对一件事匪夷所思,以北凉的人力物力,如何支撑得起战力冠绝两国的三十万边关铁骑。”
徐凤年轻声道:“为了与北莽抗衡,离阳军马号称八十万,尤胜大奉王朝鼎盛时期,半在两辽半北凉。”
不知为何,师徒四人听到这句话后,满眼是那单调荒凉的西北风光,没来由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思。
临近怀阳关时,徐凤年问道:“前辈,如果不是你们认识在北凉担任将军的洪骠,还会来北凉吗?”
老人愣了愣,坦然道:“当然不会。”
徐凤年轻轻点了点头,脸色并无变化。
但是老人很快笑道:“不过自徐骁死后,‘不义春秋’那笔糊涂账也就算告一段落了,相信不止是老夫大这么个半截身子在黄土里的糟老头子,这么想,很多老一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