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可以用来拍电影了,其实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中影发行上的利润主要是用来运营整个中影集团正常运作的。
中影集团真正的电影制作资金,都是由直属上级单位广电总局每年下拨的。
而中影拍摄电影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叫做“重点影片”,这种影片主要是完成国家嫁给的弘扬主旋律影片的拍摄任务,以及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童影片,这种影片资金是专项资金,广电总局会保障其投入,收益几乎为零。
这两种项目,只能由国家下指标,没有哪个制片主任愿意去接手的。
而第二种类型则被称为“盈利型影片”,这才是由韩三品的第二制片厂与严复生第一制片厂负责的。
“盈利型影片”的投入,基本是按照内地电影市场高低起伏来制定的,去年2001年全年,内地全年的制片收入才有区区4000万人民币,光是中影集团其下投资4500万人民币拍摄的23部电影,总亏损额度就达到了900多万。
所以到了今年2002年广电总局下发的拍摄“盈利型影片”资金,就只有了3400万,可中影重组之后,有几百个制片主任,每个人都眼巴巴的盯着这块大饼。
如果“盈利型影片”能赚钱,那么赚得钱可以全部用以拍摄同制片厂的电影,集团甚至还会补贴一些。
可就是在这样的优惠政策下,整个中影旗下的数百位制片主任也少有能自己造血,拍摄第二影片的。
未来的人恐怕很难想象,当时中国内地电影的艰难,内地电影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一直保持了每年平均观众200亿人次的傲人记录。
可到了90年代中期,当美国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与影碟机普及,盗版猖獗的冲击下,中国内地电影业遭遇前所未见的寒冬期。
1998全国总票房只有14。5亿,而1999年因为南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