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开始,感觉到自己这个老朋友有些不对劲了,现在见到他的反常举动,哪里放心的下。
见到袁策跟来,科莫洛夫一愣,随即便呵呵一笑:“也好,你来正好也能做个见证。”
他拍了拍袁策的肩膀,示意司机开车。
不大会儿的功夫,众人便来到了核电站内。
其实,用作测量的设备无非是那么几种;包括核电站外部辐射量的监测仪器,以及那些检测地下熔穿深度的温度成像仪。
不管在场的日方专家喜不喜欢科莫洛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莫洛夫有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处置经验,是这个领域内当之无愧的权威。
这个老人到场,其他的人自然将位置让了出来。
科莫洛夫面无表情的接过仪器,在读取了部分仪器的读数后,便直接用无线电作了报告;
“石棺已经发挥了作用,外部辐射量已经大幅度降低。”
“哗!”
听到这个和结果之后,电视机和电脑前的千万民众齐齐发出了一声欢呼!
不管怎么样,泄露得到了遏制!
但是还有很多的人,在纠结地下部分;
“快!看看地下的情况!空气的辐射要命,熔穿更可怕!”
“是是,地的石棺部分我们已经看到了。关键是地下!那个可恶的正信,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将地下糊弄了,赶紧验证地下才是重要的啊!”
不用人提醒,科莫洛夫也正在这么做。
他将这些天观测熔穿情况的热导成像仪,对准了最先完成石棺和地下基座铸造的2号机组。
十五秒过后,成像仪显示出了结果。
在见到那热成像影像之后,科莫洛夫整个人直接呆住了。
在他的周围,采访无人机和那些东电方面的技术人员,清楚的看到,老人的脸泛起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