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可以做出一篇论了。
从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的应用前景,基础的技术特点,现在存在的困难,以及各项配套,如齿轮箱,电控系统和燃料储罐设置配套等问题。
说的虽然粗略,但是并不浅薄。很多观点和设想,都给了李凡愚相当大的启发。
待老人将肚子里的存货都倒出来之后,李凡愚面前的笔记本电脑面,已经有了近七千字的速记,手边也积攒下来三十多张a4纸的设想图。
“好了,我知道的基本都说出来了。”韩毅名拍了拍李凡愚和柳青的肩膀,“但是我老头子也只有这些能耐了,具体的,还得你们自己去摸索。”
李凡愚和柳青相视一眼,起身郑重鞠躬,“谢谢韩老。”
“韩老,你的这些经验太值钱了。”李凡愚说的很真诚。
在技术领域,一些东西是资料和数据不能表达出来的。经验和想法,在某种程度决定了大部分。现在韩毅名已经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都传给了他和柳青。
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这些东西起到的作用,在李凡愚看来一个亿的研发经费都要值钱。
“呵呵、”韩毅名摆了摆手,“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我岁数大了。对这些东西的理解也到这儿了,剩下的还得你们年轻人去做。但是知虽无涯,人亦无穷尽,这或许是天对人类的怜悯。我们这些快要到头的过来人,浑浑噩噩的一辈子,到头来真要是说能对这个世界做什么贡献,也只能是把这辈子参悟到的东西传给你们这下一代了。”
见李凡愚和柳青一脸的感慨,韩毅名的脸色正了起来,“但是这些不是白传给你们的,在船舶动力这个领域,我们还很落后。如之前的郑和号,虽然号称全世界最大集装箱货轮,但是动力系统仍然是国外公司配套。
我们现在虽然在双燃料柴油船舶发动机面也有建树,不过相对于其他领域内的强国仍然落后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