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了,这事已经成了定局,濮王他没机会了。”
听到郑子文这话,李承乾的脸上顿时就笑开了花。
“那挺好,那我就再等几天,等老三继位之后再走,嘿嘿,说起来还是子文哥你舒服,这个芙蓉园我眼馋了好久呢,没想到最后还是落到了你的手上。”
郑子文顿时又瞥了他一眼。
“这你就说错了,这可是你爹给你妹妹的嫁妆,就这你也眼馋,看来你真不是东西!”
“……”
这时候李承乾终于悲哀的发现,尽管他在恒州“历练”了好几年,对付李泰是没问题了,但是想调侃郑子文,他的道行还是不够。
再次被郑子文挤兑了一番之后,李承乾立刻转了个借口就溜之大吉了,走的时候还顺手把郑子文桌子上的那一盘油炸知了猴顺了去,算了给自家心理上的一点补偿。
几天之后,李治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永徽,而李世民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上皇。
李治登基之后,当着所有朝廷大臣的面,就下了三道旨意。
他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册封李世民为大唐的全国兵马大元帅,对整个大唐的军队拥有一切权力。
对于这项旨意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没有说什么。
而李治下的第二道圣旨则是册封李承乾为大唐摄政王,享有监国的权力,可以“上打昏君,下揍谗臣”。
其实这个旨意才是李治最不愿意下的,但是他还记得之前李世民就和他说了,这个旨意是当初长孙皇后留下的遗言,同时也是当初李承乾把太子之位让出来的条件。
而且每当他想起前几天李承乾往李泰后脑勺上拍砖的情景,他就有些不寒而栗。
正是因为包含着这么多原因在里面,李治没办法之下才下达了这个旨意。
如果说前两道旨意都是李治不得已而为之的话,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