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结果被刘虞给拦住了。刘虞告诉刘和,西院书房还给他保留着,这样显得亲近,刘和信以为真,结果过几天回来看时,刘虞已经老神在在地坐在太师椅中阅览起了从亲家蔡邕那里借来的书卷。
见到刘和时,刘虞也不难为情,理直气壮地告诉儿子,书房得有人每天清洁打理,让别人干这件事情他也不放心,索xing便自己来做。
好么,刘和被自己亲爹“算计”了一把,也没地方说理,只得催着几个木匠抓紧时间赶制自己书房内需要用的全套家具。好在这几位匠人已经做过两套新式高脚家具,现在是熟门熟路了,倒也不用刘和等的太久。
刘和搬入公子府的第二天,登门拜访的人便络绎不绝而来,似乎大家早就在等着这一天似的。
一开始来人还注意点形象和身份,都是趁着入夜之后才会乘坐马车悄无声息地前来,到了后来因为想要拜会刘和的人太多,也不知道谁第一个坏了规矩,因此只要看到刘和在府中时,大家也不再分黑夜和白ri,赶紧就往公子府中挤。
第一拨赶来拜会刘和的是幽州各郡太守派来的信使,他们在刘和完婚之前便已到了蓟城,这次急不可耐地单独拜会刘和,却是想为本郡多争取一些好处。
比如新上任的渔阳郡太守尾敦就派了郡里的学官掾史、田曹掾史、金曹掾史三位分管文教、垦殖和财政的官吏前来拜会刘和,希望能从刘和这里为渔阳多讨要一些进入幽燕书馆就读的士子名额,一些上等的种子和农具以及州里刚刚设立不久的扶贫救济基金。
别郡的官吏前来拜会刘和,总要带些价值不菲的礼物,尾敦派来的这几个家伙却是两手空空,而且理直气壮地说渔阳如今一贫如洗,实在穷得没钱给公子送礼,因此迫切需要公子的帮助。
刘和被尾敦这一手搞得哭笑不得,他有些好奇地问那位主管渔阳郡文教之事的学官掾史:“渔阳如今人口稀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