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王桥身边的女子,觉得有些眼熟,可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他曾经帮着吕琪办过调动手续,与吕琪见过一次,只是时间太久,记不起来了。
吕琪落落大方地走过去,道;“朱局长好,我是以前在旧乡学校工作的吕琪,你帮我办过调动手续。”
经吕琪提醒,朱永清恍然大悟,道:“难怪我这么眼熟,原来是吕老师。吕老师在哪里高就?”
吕琪道:“我刚回国,还处于失业阶段。”
朱永清道:“吕老师是海归,是继续留在海外还是回国?”
吕琪笑道:“你都说我是海归了,当然是回国,否则叫什么海归。”
朱永清拍着自己额头,夸张地笑道:“我这是犯一个‘吕老师,你贵姓’的错误。”
聊了一会,朱永清邀请王桥和吕琪一起吃饭,自然被王桥婉拒。
等到朱永清等人离开后,吕琪道:“我的应答还算不错吧,朱局长完全没有怀疑我失忆。”
王桥道:“这个不算,朱老师只见过你一面,或许根本不记得了。明天旧乡几位熟悉的老师聚齐,你能过关,那才算是真的过关。”
吕琪道:“按照我的日记,以及你的讲述,我以前性格比较内向,话不多。现在十年没有见到这些老师,我可以继续内向,多听,少说,遇到不明白事情就装哑巴,实在装不过去你就打圆场,他们应该不会怀疑。”
“那我就来考考你。”王桥将几张相片拿出来,让吕琪辨认。
吕琪脑海里有那张集体相的底子,又看过日记中对几人的描述,依次答道:“这是和我一个房间的李酸酸、这是当了副校长的赵良勇、这是那位被判刑的赵海、这是个子最小的邱大发,这是目前在县委办工作的刘友树,曾经抢险救灾。这是小学的校长王勤,这是老校长代友明。”
“回答完全准确。”王桥将相片收起,又建议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