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上述两种情况中的哪种,有一点是一致的:具有这两种细胞器的细胞有着更强的生存优势,它们毫无疑问比不具备这两种细胞器的细胞更加适应当前的环境。
所谓细胞器,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细胞内部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型“器官”。它们常常有着鲜明的功能性,就像人体的器官一样,分工明确!没了细胞器,细胞的生命活动就很难有序进行了。
生物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细胞器,有一些是所有细胞通用的,有些只有特定种类的细胞才有。比如合成蛋白质的“分子机器”核糖体,就是所有细胞都具备的;而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只有植物细胞才有。此外,液泡,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和低等细胞;中心体,只存在于低等细胞核动物细胞。
总之为了适应自身的生存要求,各种细胞“进化”出了具备各自功能的结构。这就是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在大基数的情况下,无数原本无数小概率的事件有了发生的可能,那么从进化的角度,出现一种恰好适应周围环境的细胞就不觉得奇怪了。
这其中细胞器是最为成熟的体现!说到细胞器,苏源便想到了细胞器的起源,她知道生物界有一种标新立异的看法,那就是“内共生学说”。
学说认为,在早期的生物界,细胞器其实也是一种**的细胞,那时候的细胞还比较低级,功能也比较单一。它们往往不具备现代细胞那么复杂的生理活动,最大的价值就是最低限度的维持自身的存在。并不断繁衍下去。
直到几十亿年前,一种具有吞噬能力的大型细胞出现。它接连吞并了好几种原核细胞,但被吞噬的原核细胞没有被消化分解掉,反而在大型细胞内寄生了下来,并由一开始的寄生慢慢过渡到共生,最终成为大型细胞重要的细胞器。
比较鲜明的就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与大型细胞有着几乎一致的结构,并且内部含有自身的遗传物质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