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跳到另一条世界线上,结果可能也是相近的。而广义上,世界线的收束又不是不允许这些世界线的“结果”走向分叉,只是要想让捆在一起的世界线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比较难而已。
单纯从构想上着手的话,最简单的方法无非是从这一捆跳到另一捆就可以了,这样它们的“结果”总得不一样了吧。但怎么实现这个构想,却是一个难题。
……
苏源虽然知道单条世界线的历史是固定的,想要改变既定的历史,除非跳跃世界线,可她又如何能料想到,世界线与世界线之间还存在收束,即使世界线是确实变动了,可收束的几条世界线依旧指向共同或者相差不多的“结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