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960年在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台使用位于西维吉尼亚的绿堤电波望远镜搜寻邻近太阳系的生物标志信号,它使用一台26米的射电望远镜。选择21厘米波长来接收外界信号,这是星际空间中的氢自然发射出的波长,被认为是试图跨越星际进行无线电通讯的生物所熟悉的,并被作为一种宇宙通讯的标准。
奥兹玛计划进行了四个月断断续续的观测,累积了超过150小时的讯息,但没有发现可供辨识的讯号。
1972年至1975年,又进行了”奥兹玛”二期计划,科学家对地球附近650多个星球进行了观察。希望能在宇宙的天然无线电噪音外,收听到这样的信号:“你们并不孤独,请来参加银河俱乐部。”
结果还是无果而终。
198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保罗?霍洛威茨领导下又开展了一项名为“米塔”的计划。国际多国参与。用840个无线电频道对宇宙天体进行扫描,其规模相当于1分钟完成100万个“奥兹玛”计划。但由于波段增加了上万倍,相应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普查一次太空竟需要200到400天。
此外诸如此类的计划还有美国于1992年开展的旨在寻找外层空间智慧生物的“凤凰计划”。这个与xk1992计划处在同一年份的计划,是受到了坠落于海州的飞行器的影响,还是单纯只是巧合?
另外还有奥兹玛计划的延续,于2010年开展的多萝西计划,这些都可算作seti计划的一部分。
从人类首次展开对外星人的接触研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有限的接触中,人类都毫无疑问处在被动的局面,至于几次大型计划的成果。也都是乏善可陈。
还不如乖乖守候在地球,等待外太空的飞行器自行坠落到地面,至少短短二十年间,已经有两个飞行器坠落了。
思绪从梳理历史的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