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的官员按罪论处,清溪县知县直接斩首示众,以求安抚民心。
在这双重施压下,叛军内部彻底被瓦解了,在婺州、淮戍的义军相继大败而归,退至睦州,杨、崔两军会合,将叛军所有主力团团围住,很快又有万人相继投降官军。
如此一来,叛军已经是强弩之末,童文宝等大将相继战死,而在最后一战中,陈硕真和章叔胤也力战而死,随着陈硕真的战死,这一次起义运动就正是宣告结束,从揭竿起义到失败,只有两月时间。
正如肖云那日所言,此时的起义造反,焉有不败之理,就算没有韩艺,那陈硕真也掀不起风浪来,因为现在的唐朝实在是太强了,这真是的以卵击石,对于现在的唐朝而已,这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而已,别说根基了,充其量也就是弄了一片叶子下来而已,根本是无伤大雅,要知道唐朝在关陇地区以及西边、北边的精锐可是一个兵都没有出,就是调动了江浙地区的兵马,这里的兵可是唐朝最弱的兵了。
但是话说回来,此次起义的对与错,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日,杨思讷便领着大军凯旋而归,扬州百姓也是出城相迎,这一次平叛,杨思讷可是厥功至伟,但是说真的,他这也只不过是在杨家的功绩簿上,也只是添上一小笔而已,因为对手太弱了,像他父亲杨恭仁,面对的对手哪个不是历史留名,隋末枭雄,杨玄感,西北诸狼,北方之王,颉利可汗,若非杨恭仁与李渊的关系非常好,以至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之后,就把他给罢相了,他的功劳恐怕还远不止如此,但这不是杨恭仁本身的错,而是政治使然。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不过李世民也算的上心胸广阔,他并不没有赶尽杀绝,也知道对不起杨恭仁,但是政治上面的事,很多的无奈。他不可能让李渊的旧臣掌握兵权,不过在大局已定,也就是杨恭仁晚年的时候,李世民再度启用他。并且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