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803章 到齐

第803章 到齐(5 / 6)

府镇那边的动静。

一路上,他还打着“为尔君父报仇的旗号”,又有吴三桂等人的例子在前,他们也知道鞑子的犀利,所以大军途经丰润时,那边投降大顺的原明军将领,也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投降了清国。

多尔衮让他们薙发,留了几百旗兵在城内,然后又继续赶路。

不过所经玉田、蓟州时,投降大顺的原明军守军不愿投降,多尔衮也不愿理会,留了一些兵马监视,继续赶路。

反正这些兵虽然不降,但也无力出城,对他们大军形不成威胁。

不过他很注意让遍布四野的哨骑拦截可能的信使情报,不能让他们送信前往京师,免得京城的流贼知道自己这只大军,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头上。

所以目前为止,虽然多尔衮大军一路从山海关过来,但因为实行严密的战场遮蔽,信使拦截,京城的李自成等人一直懵然,不知有一只强悍的大军正往京师方向逼来。

四月十五日下午,多尔衮的大军到达了三河,防守的将领仍然是原明朝将官,与丰润的例子一样,他们也毫无心理负担的投降了清国,一箭不发,薙发为辫。

此时他们离京师约有百里,从迁安到三河三百里路走了四天,而且是整体的行军速度,连携带的大小火炮也一起跟上。算是优秀水平,但达不到顶尖的水准。

中国古典军队巅峰行军状态是在宋初,当时高粱河之战赵光义领宋军于六月十三日从镇州出发,在六月二十三日到达幽州城南,行军十日,每日约行百余里,然后立即投入攻城并持续十三天。

要知道他们行军时可是全身甲胄,特别宋军的盔甲又是出名的重。

不过靖边军也有记录,强行军状态可以达到每天两百里,骑兵三百里。

到达三河的多尔衮派出更多哨骑,特别非常注意打探宣府镇那边王斗的消息。

十六日,他得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