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农户等只保持正税,免除一切杂税,但矿产经营等收归国有,由地方各官府自己经营。所得利润五成上缴国库,余下为地方留存、运转经费及官吏分红。”
又教育上面,他改写道:“每乡至少小学一所。每县至少中学一所。每省至少大学一所。”
教育非常重要,容不得轻视,现在宣府镇每乡就有小学多所,原本王斗念大明别处百废待举,没有硬性规定各乡有小学多少,现在想想,还是必须硬性规定。
他又看了原大明官员军将培养这条,全部都需入宣府镇军事学院,民事学院培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培训的时间中,还必须到宣府镇、都护府,还有靖边军等处“观政”,合格者,方能放入大明各处为官为将。
大明原也有“观政”条例,然都是进士的人才,而且只是在中央部院见习,并非下基层历练,总体情况看,能学到的多半还是怎样“做官”,而非“做事”,所以效果不好,必须改变。
该条上原本有“军事学院,民事学院称往京师”,王斗想了想,改写道:“仍居原地。”
宣府镇,都护府等处,还是作为有影响力的地方,先进文化输出地为好。
他又看了这条后面第一期的培训名单,上面有一些人的处理与命运。
“王朴,培训后移往外务部任职,不从,诛之。”
“王朴父王威,培训后移往参谋部任职,不从,诛之。”
“吴三桂,若开关,尽诛吴祖二族。未开关,培训后调西北,从军西征,不从,诛之。”
“孙可望,培训后调西北,从军西征,不从,诛之。”
“李定国,培训后调南方,从军略南洋,不从,诛之。”
“郑芝龙,培训后调南方,从军略南洋,不从,诛之。”
“郑成功,培训后征东番,驱荷兰人,不从,诛之。”
王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