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归笑答道:“无妨,掺了上盐,那种干燥的糙饼在冬天放几个月都没问题。咱们厨房做熟了,他们吃起来倒方便,否则白散些生米出去,让那些没有鼎镬的赶路人生吃不成?而且难民大都不认路,只是听别人口口相传,哪里好搞到食物,他们就会往哪里大批涌动。咱们先出二三百石的糠饼子,让外面的一千人又吃又拿,每人还能扛十多斤的口粮,至少有一半的人就会放弃继续流浪,辗转回老家重新起业去了。另一半人把扬州有富余粮食的事传开,南方地区几万难民都往这里来,正好给官府找点事做,他们有几十万石官粮,还有闲情找和尚念道场,难道不该办点正事么。”
青儿看一眼院子的围墙,担心地说:“那个常诺和假孟瑛看上去很凶悍,怎么能这样随随便便就请走了,他们会不会再来捣乱?咱俩知道孟瑛是假的,可杜管家他们不知道呀。”
“等等看罢,说不准那两张纸能拖住他们,等咱们散完粮食,或者等‘援军’到来。”何当归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说不得只能看运气了。
“援军?”青儿眼睛亮了,追问,“是不是你早晨写了发出去的那两封信?是写给谁的?”
“晋王和燕王。”何当归答道。
“晋王燕王?!”青儿不解了,“咱们又不认识他们,他们那样的大人物,就算咱发求救信他们也不睬哪。你怎么知道他们在扬州?”
何当归微笑道:“我在陌茶时读过舅舅的习档,看到上次武林大会里有那两股势力掺和其中,大会完了,他们还滞留在扬州,不知是等待什么。当时有心算无心,我就把晋王和燕王在扬州的落脚点给记住了,让清园小厮把我的信暗中撒给他们落脚点上望风的眼线。信里也没重点提起清园和孟家,只说宁王和他的兵正往扬州迁徙,本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宁王派人在城郊富户手里巧取豪夺地抢粮食——只要这消息传到晋王燕王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