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艘并没有很多兵士,但已经准备了充足生活必备品的朱雀与青龙号,已经为李弘准备好。
“估计明后几天,崔知辩便会从泉州赶过来,所以殿下倒是不用担心末将等人出征真腊的问题。”刚刚走上青龙战舰的裴行俭,就对李弘解释道。
“那自然是最好了。”李弘站在船弦处,望着码头上浮屠营的三千人,正在有序的登舰,松了一口气说道:“三千人两艘战舰,食物与水充足即可。”
“殿下放心吧,末将前日接到您的旨意后,就已经加紧人手做了,何况在这之前,末将与陈敬之大人,一直在为征真腊做着充足的准备,所以殿下您大可不必担忧。只是,征真腊少了您之后,我们在贡献真腊都城后,与真腊王的谈判该由谁来决策、定夺?”
走进宽敞的船舱内部,李弘跟前除了尉屠耆外,便是裴行俭跟陈敬之。
两人担心的可不是什么小问题,毕竟这一次征真腊,原本就以李弘为首,而今主将却要离开,虽说不会造成太大的军心不稳,但在善后事宜上,怕是这几个征战的武将,就容易在一些事情上产生分歧了。
而在李弘从宋平出发时,刘延佑就曾经问起过李弘这个问题,李弘只是简单的给了五个字:裴行俭、马载。
所以现在面对裴行俭的问题,李弘依然是相信,裴马二人当年能够把安西治理的井井有条,也就有足够的能力在真腊问题上进行决策。
何况如今再加上马载又在真腊潜伏多年,以他们二人的默契,以及马载对真腊的了解,在战争过后,作出对于大唐有利的决策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里的山多林密,能够像中原那般平坦、广袤的土地并不多,所以无论是李弘,还是裴行俭还是马载,对于宋平以外,长山山脉分界的土地,并没有什么兴趣,更不想据为己有。
就如李弘征真腊时最初的目的一样,他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