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内,李治斜躺在沙发上,神智一直处在迷迷糊糊的状态,眼看着三更天已过,而众多眼睛都注视着的中央军兵营,依然是还未传来胜负已定的消息,这让他不由得有些心神不宁。
经过皇后的分析,使得李治开始明白,这一看似儿戏一般比试,但却是意义深远的一战,对大唐、对朝堂、对李弘是有多么的重要。
政治上永远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真正的利益,这是李弘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语,想要与大食停战、甚至是合作,那么就必须要拿出自己的全部实力来。
而这一战李弘必须胜的关键原因还在于,通过这一战可以有效的威慑大食,在大唐军队的注意力放在西南时,能够迫使大食不敢随意在安西对大唐用兵。
其二,这一次的征战西南,李弘显然是非去不可,而大唐的政事,自然是再次落在,他这个游手好闲好几年的皇帝身上了,为了防止异己在朝堂上作怪,李弘就必须借此一战,来震慑朝堂上永远存在的暗流涌动。
其三,无论是达官贵族、豪门世家,甚至是包括一些皇亲国戚,与大食之间的关系极为隐蔽与密切,或者是其他各国使臣之间关系密切,当李弘不再长安时,大唐的利益如何不被他们偷偷送给各国,都是一个令人极为头疼,但还是需要防备的大问题。
同时,也是通过这一战,警告那些心怀鬼胎的异域番邦,一旦大唐与真腊国的战争开始,一旦他们得知后,他们是不是私下里会做出一些违背大唐利益、或者是暴动的小动作。
李弘从来不相信,大唐的朝堂经过自己这些年的梳理,已经形成了铁板一块,因为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是人就会有私心与好奇心。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动物,今时今日的共通,不一定在未来的时间,随着新问题的发生,还能够依然如故。
就像最为平常、普通的例子,两个从小长到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