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军歌,历朝历代都有军队把它当做军歌,吕布以为这首军歌不错,可以继续保留下去。
统一全国语言文字,逐步推行简体字和普通话,普通话以洛阳话为标准音。洛阳话原是东周通用全国的雅言,《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孔子讲学用的就是雅言,而不是鲁国方言,孔子成为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先驱。魏晋南北朝时,以洛阳语音为标准的“通语”从中原传向北方和江左一带。隋炀帝杨广以洛阳为首都,把数万户富商大贾从全国各地迁徙到洛阳,推广以洛阳为代表的正音和正语。唐朝时,洛阳话被看作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唐代科举时赋诗作文也提出了语音方面的要求,即要符合从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以洛阳语音为标准音的《切韵》的规范。洛阳话和汴京话十分接近,两地流传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
天下暂设十五州和五直辖府,司州为第一州,五直辖府为中京洛阳府、东京开封府、西京长安府、北京邺城府、祖京九原府,以后会设置二十州(一百个郡)和十直辖府。
一个月后,登基大典筹备完毕,除各个远征军的副将留在驻地外,其他大将都陆续赶到洛阳,参加主公吕布的登基大典,并在大典后接受封赏。洛阳府周边各道驻军精锐也选拔出五万人,跟吕布亲率的近卫军一起十万人参加登基大典的阅兵式。
这一年,黄元3001年,华元一年,也就是西元二零一年,这一年的一月一日,中华帝国隆重举行了开国大典。
皇城南门中华门上雕梁画栋,上千把黄龙旗和麒麟旗飞舞;中华门前的校场上十万精锐之师身着最新战袍手持最新武器,气势雄壮,威武不凡。更远处,是数以百万计的洛阳府以及周边司州、长安府、开封府的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