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乔家肯定并无意于这两位才俊,否则乔公也不必等到城破之后,才让孙策、周瑜得到自己的两个女儿。这时作为战利品的大乔、小乔,也只能由两个要好男人用另一种形式分去了。
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只有一句: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指光彩焕发貌),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段补白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很可能是大小乔的父亲并不满意这两桩婚事,孙策才跟周瑜解嘲说,“乔公两个女儿虽然魅力四shè,但我们给他做女婿,也该他高兴啦!”
吕布派人提前孙策、周瑜之前,从皖城里把大乔、小乔送到洛阳。没有当即迎娶,而是跟她们两个朝夕相处,过了足足一年,察觉到大乔、小乔已经对他一往情深非他不嫁了,吕布才把两女陆续迎娶入门。
很多人对大乔、小乔的印象都来自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一章,在这一章里,诸葛亮这样对周瑜说,曹cāo曾经发誓:“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这是诸葛亮红口白牙说瞎话,曹cāo统一中国是想成就自己帝业不错,但如果说是为了两个女人,就太荒唐了。
罗贯中为了表明自己言之有据,还让诸葛亮随口朗诵了曹植写的《铜雀台赋》。其中有这么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实际上曹植的《铜雀台赋》其中根本没有这两句,更重要的是,曹cāo建铜雀台是在210年,曹植写赋也当在此之后。而诸葛亮联吴是在208年。这时,铜雀台根本连影儿都还没有,曹cāo得了二乔也不能往那里装;诸葛亮也除非真的先知先觉,至少提前两年以上知道了曹植的《铜雀台赋》内容。
罗贯中杜撰这段情节的用意,是突出诸葛亮的睿智。诸葛亮本来是说服东吴一起抗曹的,但他玩了一个“倒高cháo”,先用激将法刺激周瑜